2月5日至6日,2015年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暨《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5)》编写工作启动会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的9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出席会议并强调,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常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和支树平局长的指示要求,主动开创新局面,大胆创新,打造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和年度报告编写工作升级版。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山东、广东、广西检验检疫局作典型发言,分别介绍历年工作的经验、成果和建议。
张沁荣指出,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暨《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编写工作自2006年开始,在总局国际合作司的统一管理、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和各直属检验检疫局的大力配合下,已开展十个年头。十年来,大家克服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调查结果成为反映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年度报告》成为国内唯一全方位呈现国内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权威文献。影响调查暨《年度报告》编写工作成为质检系统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谈到当前形势,张沁荣指出,必须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牢固树立为外经贸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我国在2013年已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然而,世界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缓慢复苏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速换档的新常态,加之有关安全生态环保节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仍在发酵蔓延,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以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为抓手,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过去行之有效的常规做法,保证基础工作不出偏、不走样。另一方面,还要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高质量地完成2015年度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和年度报告编写工作。
张沁荣还专门强调廉政建设问题。她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同志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质检的形象和声誉。各单位都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监督检查,以肃风整纪的精神,真正把这项工作做成惠民工程、清廉工程、放心工程。
此次启动会为第十次出口企业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和年度报告编写工作拉开了序幕。会上,专家们对影响调查背景及工作任务、《年度报告》编写所研究的WTO/TBT-SPS通报评议动态、如何做好新常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等进行了介绍,还对2015年的调查数据录入系统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工作对促进我国外经贸稳定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加强管理,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此项工作。各单位要尽早做好动员培训,把调查任务分解落实,要组织好对企业的宣传、培训工作,调动企业主动参与、配合调查和提供真实、准确数据的积极性,指派专人负责走访企业,指导、检查企业填答《2014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影响调查问卷表》,真实反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情况。
会议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会后即开始调查工作。3月31日前将调查结果上报总局标法中心。5月31日前,总局国际合作司组织完成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并正式对外发布最终调查数据。为政府和企业及时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覃瑞祥、总局动植司司长李建伟、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孙文康、广西检验检疫局局长孙世和、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韩建平、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毕克新、办公厅副巡视员史云辉、标法中心副主任王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