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最新报告——《2012年中期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在未来五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望继续快速增长。未来将是可再生能源的时代。
报告指出,虽然许多国家遭遇经济动荡,但全球水力发电、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仍将增长超过40%,达到6,400太瓦时(TWh)——大约是美国目前发电能力的一点五倍。
该研究报告表明,国际能源署标志性地首次对可再生能源发布了中期报告,可见其意识到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资源组合中强有力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对全球15个主要可再生能源市场进行了考察,这些市场拥有80%的可再生能源,报告还对其他重要市场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特点归纳。
该报告完成了一系列国际能源署的中期市场报告,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与其他报告相似,该报告对未来五年的全球发展和具体的国家项目作出了预测。
报告预计2011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加1,840太瓦时,几乎超过了2005年至2011年间登记的全球新能源发电量1,160太瓦时的60%。
可再生能源发电将逐渐从经合组织(OECD)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预计新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为710万千瓦,其中非经合组织国家在这一增长中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中国占到了近40%。美国、印度、德国和巴西等国家也将有重大部署。
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组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政策扶持和市场框架。
然而,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电能需求和能源安全问题需求带动了包括许多大型和小型的新兴市场的部署。这些新部署带来的机遇正在创造一个升级版的全球竞争和成本节约的良性循环。
国际能源署执行总干事Maria van der Hoeven说道:“随着科技的成熟,可再生能源产业正迅速扩大。许多国家的部署正从支持驱动的市场转向新兴的、更具竞争潜力的细分市场。”
作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柱,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的出现要求市场利益相关方对可再生能源部署的主要推动因素和障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量,该报告对全球新能源发展作了预测,为决策者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份报告的发布正值全球宏观经济遭遇动荡,可再生能源领域正经历深刻变化。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扩大,几个重要市场的政府正计划调整可再生能源政策,深度推行电力市场改革。
其次,随着投资来源和结构需求增长,融资成本和有效性将成为重要变量。最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领域正面临急剧变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供应链将进行结构重组和地理转移。这一切最终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逐渐成熟与壮大。
报告列出了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能力的八项技术的详细预测——水力发电、生物能源发电、陆上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PV)、聚光太阳能发电(CSP)、地热能和海洋能发电。报告第一版聚焦电力部门的可再生能源,但同时也探讨了太阳能热供暖。
报告的其他要点包括:
- 水力发电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部分,并且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大部分由非经合组织国家推动,水力发电占据的绝对增长优势(730亿千瓦时)超过任何单一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 非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继续迅速扩大。 2011年至2017年间,该项技术将产生超过1,100亿千瓦时的电能,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成员的发展将平分秋色。
- 陆上风能发电、生物能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的增幅最大,但分别来看,都排在水力发电之后。海上风力发电和聚光太阳能发电从一个较低的基础上已经发展起来。地热能发电在具有良好资源的领域持续发展。海洋技术向商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