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速递
TBT最新通报
通报预警
在线评议
专题应对
资料中心
特别贸易关注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速递
探索对非合作“湖南模式”
发布时间: 2020/08/24 本站编译: 点击数:3535

 自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成功举办以来,我省着力建设对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形成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

    8月18日,湖南-非洲三国贸易合作推介会在长沙举行。这是我省今年第一场对非重大经贸活动,旨在加强湖南对非洲非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以湖南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可可营销中心为范例,积极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

    从一杯咖啡开始,建设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

    浓郁的咖啡香气弥漫,湖南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里,每家商户都设立了非洲咖啡展示区,售卖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优质咖啡原料,还有咖啡师现场冲泡。

    8月18日,湖南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可可营销中心正式开业运营,标志着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第一批子中心落地湖南。

    在非洲咖啡街的盛和咖啡,记者看到,这里除了可进行咖啡消费体验外,还承担设备销售、技术输出等功能,助力消费市场开拓。据介绍,非洲咖啡街现有商户20多户,包括捷欧咖啡、王力咖啡、盛和咖啡、七杯咖啡、每度咖啡等,经营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下一步,将整合非洲咖啡产业资源,打造成为非洲咖啡豆集散中心和贸易中心,打通非洲咖啡进入中国市场的产业链条。

    当天举行的湖南-非洲三国贸易合作推介会上,多方签约助力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

    建设对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湖南打造中国地方对非合作新窗口

    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湖南以来,省商务厅大力推动建设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此次开业的非洲咖啡街、非洲可可中国营销中心,是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第一批落地的子中心。

    据了解,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以在高桥大市场建设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为中心,打造非洲可可、腰果、咖啡、芝麻、花生、木材、�鱼、棉花、干辣椒、海鲜、橡胶等非资源型产品的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对非经贸企业的汇聚中心、对非出口产品的展示交易中心。同时,利用长沙北站内陆港、金霞保税物流中心霞凝港、岳阳城陵矶港、黄花综保区航空港优势,形成湖南与非洲陆海空全方位的立体物流体系,面向中部地区,辐射全国。

    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介绍,除打造非洲非资源型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外,我省还着力组建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建设中非经贸促进创新示范园,建设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组建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深化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机制,设立中非驻地服务中心以及成立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联盟。

    近年来,湖南与非洲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截至目前,有120多家湖南企业投资非洲,实际投资额突破10亿美元,一批对非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湖南对非洲进出口额逆势上涨,今年1至6月,进出口额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湖南从非洲进口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



    
联系我们
电话:0731-89967320 邮箱:hntbt_2010@163.com QQ:280368588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时代阳光大道238号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 技术支持:维新科技
湘ICP备案号 12000199号-2 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分辨率1024*768浏览网站